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20171208玉貞老師推薦書:《丹麥女孩》

1208玉貞老師推薦書:《丹麥女孩》
華: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午安,在寒冷的冬天每每聽到耶誕歌,就覺得歲末真是個適合感恩的季節!但是老師覺得我們不只是要「應景」地送禮物卡片錦上添花,更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以回饋感恩別人為我們做了這麼多。像這個禮拜停在校園裡的那台「希望閱讀」行動書車,同學們知道它的上一站停在哪裡嗎?是苗栗一所山上的中小學,下一站一樣是到彰化的一所偏鄉學校。同學一定覺得書車上的書沒什麼,可是對沒有圖書館的偏鄉小校這台書車是多麼珍貴!那我們學校哪有資格申請到這台書車呢?當然是學校的努力,我們每年才能得到天下出版社的100本贈書,今年自然老師更申請了雲教授,在接下來同學就能有平板來操作自然實驗,而這台書車也是天下希望閱讀附屬的。孩子們,感謝老師為我們做了這麼多吧!接下來,閱讀老師我更要感謝玉貞老師,因為她常將自己看過、喜愛的書贈送給學校,這些書都是暢銷書而且好多都改編成電影,很適合閱讀延伸教學呢!玉貞老師,妳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平常你買書看書的習慣嗎?

貞:嗨!大家好!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強迫自己看點書,平常帶小孩逛逛書店也很好,這些都是書店暢銷書,很有吸引力,不知不覺就買了。花錢買了好像就比較有壓力會去看它,而且看了也覺得不錯,就送給學校,當作整理書房嘛!

華:妳太客氣了!這很有什麼耶!身教重於言教。

貞:最主要是我自己喜歡!像這幾本日本作家萬城目學的書:《鴨川荷爾摩》、《鹿男》、《豐臣公主》、《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也是看了網路評價後一本接一本買來看的。

華:這幾本我也都很喜歡,聽說這幾本變成要去京都、奈良、大阪深度旅遊的推薦書。《鹿男》拍成日劇還蠻好看的哩。還有另外這本三浦紫苑的《強風吹拂》讀起來好熱血,講述一群雜牌軍如何完成艱困的馬拉松接力賽,它也有拍成電影。我們學校還有另一本三浦紫苑班級共讀書《那啊那啊神去村》,有些班級已經看過了吧。

貞:我看的很多都是翻譯小說,還都有電影版相輔相成。像這本《言葉之庭》,就是前一陣子很紅的《你的名字》日本動畫師新海城的另一部作品。那這幾本《丹麥女孩》、《列車上的女孩》、《控制》、《你轉身之後》…就是歐美的翻譯小說。

華:我知道,妳今天就是要來為我們介紹這本《丹麥女孩》吧!

貞:是的。《丹麥女孩》這本書顧名思義是在談論女孩們的事,只不過這位女孩莉莉,一出生是位男孩叫做埃恩納,隨著慢慢長大,他心裡住著的小女孩,慢慢也跟著長大了,生理性別,是位男孩,但心理性別,卻渴望成為一位女孩,這樣子的人,活在傳統的年代,想必心裡是痛苦與掙扎的,然而,很幸運地,他遇到了一位特別的妻子。身為男孩時,他娶了身為藝術家的老婆葛雷塔,當葛雷塔發現這位男孩心裡住著一個小女孩時,她沒有拋棄埃恩納或嫌棄他,反而願意支持他,因此,埃恩納終於可以生理上與心理上變成了女孩,以莉莉的身分光明正大地生活著。婚姻結束了,變身後的女孩找到了另一個男孩結婚了,而他原本的老婆仍以姊妹的方式持續地關心甚至愛著他。

華:之前和妳聊過這本史上第一個變性人的傳記小說《丹麥女孩》,妳說:其實讓妳最震撼、印象深刻的是身為變性人太太的複雜心理!

貞:對!這本書的主角雖是這位改變性別的丹麥女孩,他經過了許多困難的手術及有色的眼光,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以女孩的身份生活,但在我看這本書時,常常浮上我心頭的,卻是那位老婆葛雷塔的心理狀態,對一個人的愛與包容可以如此地大,大到可以讓他改變性別,大到可以與他結束婚姻,大到可以讓原本的老公愛上別的男孩,過他想要的生活,我覺得這個老婆真的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人呢!

華:嗯!

貞:裡面有一個片段是這樣說的,「兩人動身前往蒙頓之前幾個禮拜,莉莉開始無預警出現,多半選在下午時候來。葛雷塔下午出門赴約,回家時會發現埃恩納穿上寬鬆的洋裝,後背的扣子沒扣,倚窗而坐。葛雷塔每次見到丈夫穿上一襲領口開敞的洋裝,總覺得驚詫不已。但無論面對埃恩納或他變身後的莉莉,她都沒說什麼。恰恰相反,她一副非常歡迎莉莉的出現。這一切全出自葛雷塔對丈夫的愛,因為在這世上,她唯一無法違拗的是她丈夫。她對一心深愛的男子,有無窮無盡的包容心。她告訴自己,只要能讓埃恩納高興,他想怎樣都行。沒有不可以的事。問題是,葛雷塔是葛雷塔,對丈夫無私的愛有時不免刺傷她自己」,從這幾句話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葛雷塔也會有受傷的感覺,但她始終全力支持她的丈夫。即使她心裡有些苦與糾結,她做了一個無私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成就了許多人,讓身在痛苦中的人,能在她默默地支持下,勇於追求原來的自己。

華:葛雷塔好受傷!她看到老公親吻一個男人的那種無法理解、得知老公決定做變性手術後心態上的轉變、還要維繫夫妻之間婚姻…咦!我發現妳好像對「女性議題」很有研究?

貞:喜歡閱讀與女性或性別有關的書,可能跟自己的成長背景有關,所以在學生時代就很喜歡看這類議題的書,研究所的論文研究也是寫跟女性主義有關的作品,隨著時代的改變,多元的聲音慢慢被我們的社會聽見了,這是一件好事,女性的語言、女性的書寫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更特別的是,有時候女性的聲音或女性的書寫並不全然都由女性來發聲或出自女性之手,就像《丹麥女孩》這本書的作者David Ebershoff(大衛埃博雪夫)可是一位男性呢!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視角來探討這個議題。

華:這也是我要講的:小說與電影有不同的重點。絢爛華麗的電影場景重現19世紀丹麥藝文界,但很多內心戲都被輕描淡寫、走馬看花地帶過了。雖然我很喜歡這個演《怪獸和牠們的產地》的英國帥哥艾迪瑞德曼,他曾以《愛的萬物論》完美詮釋了漸凍人史蒂芬·霍金博士,獲得2015年奧斯卡影帝。但是電影《丹麥女孩》還是要跟小說一起看,才體會得到主角的情感糾結到何種地步。

貞:咦!我也發現妳對英國帥哥演的戲很有興趣的樣子?像妳也喜歡看班尼迪克·康柏拜區演的《新世紀福爾摩斯》,不是嗎?不過他是帥哥嗎?

華:唉呦!所以啊!應該是說有智慧的英國熟男演的戲我都喜歡。啊!有機會換我來聊聊我喜歡的偵探小說吧!

貞:好,一定喔!




華:沒問題!那今天我們「空中悅讀趣」廣播時間就先到這兒,孩子們!歲末感恩,感謝老師竭盡所能地為我們找新的釣魚方法,但是魚,還是得自己釣,因此,別忘了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喔……順便一提,玉貞老師的所有捐書,將會在我們的圖書室週週有新書中展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